封面:七堵鐵道公園。七堵前站站體促成七堵鐵道公園的成立。
七堵前站完工於西元1912年,後因南港專案建造新七堵車站,取代原有的前站及後站,為保留這座具百年歷史的前站而成立七堵鐵道園區。
今日繼續探訪基隆河七堵段,順遊七堵鐵道園區,我從五福橋開始走,先走左岸,到崇智橋取右,參觀七堵鐵道園區後,再沿著右岸回程。
五福橋,從前方工地圍籬旁進入左岸。
左岸河濱公園。
母與子。
基隆河左岸37公里處。
河堤旁種植楓香。
河岸邊聚集許多黃頭鷺(牛背鷺)。
站在六合橋上拍下基隆河,可以看到兩側均有步道,決定左岸去右岸回。
左岸十二生肖公園。
六堵險圳。清嘉慶22年(西元1817),農夫為灌溉農地,因而闢建了頂圳,而這段是最危險路段,而有六堵險圳之稱。
堤防旁小葉欖仁樹正在冒芽。
家庭汙水直接排放入基隆河(聞到臭味)。
這處應是湧泉,有人在此洗衣,沿途總共看到2處。
俊德吊橋,不走這段路,還不知道吊橋存在。俊德吊橋興建於民國20年,原名金森橋,主要目的運輸煤礦到七堵車站,後來煤礦沒落,轉為瑪陵與連柑宅兩地往返便道,民國91年毀於象神颱風,後來重建。
僅存舊橋墩。
防汛步道提供居民散步地方。
前方是崇智橋,左側為龍鳳山,在崇智橋取右,往七堵鐵道公園。
七堵鐵道公園成立於2007年,主要目的保存七堵前站,上圖為七堵前站,站體已有百年歷史。
七堵鐵道園區占地不大,大約有200坪左右。
保留著2007年以前七堵前站風貌。
後方有鐵道,有月台。
月台上停著早期貨櫃車廂。
從月台上看站體。
最後跟園區道別,往回走。
站在崇智橋上看左右岸。
從右岸回程。
再度經過俊德吊橋。
右岸看六堵險圳。這一趟來回大約8公里,費時2小時。
基隆河全長約86公里,到崇智橋為止,約是40公里處,也就是說我的基隆河探索之旅已將近二分之一。